消防改造
消防維保
主機維修
聯(lián)系我們
- 聯(lián)系人:郭經(jīng)理
- 傳真:010-69552656
- 電話:400-0346-119
- 電話:010-57113119
- 郵箱:[email protected]
- 地址:北京通州區(qū)新華北路117號
機房氣體滅火系統(tǒng)解決方案
來源:氣體滅火維保 時間:2019-07-08 15:02:57
1、系統(tǒng)簡介
無管網(wǎng)自動滅火裝置是氣體滅火技術應用之一,具有輕便、可移動、安裝靈活的特點,外表美觀,不破壞防護區(qū)內的整潔,火災時能自動啟動噴放滅火劑的滅火裝置。噴射時間短,滅火速度快。啟動方式為自動控制、手動電氣控制二種。自動控制、手動電氣控制可進行切換。一般情況下應使用手動控制,在保護區(qū)無人的情況下可以轉換為自動控制。當自動控制和手動電氣控制不能執(zhí)行時,應采用機械應急手動控制。

防護區(qū)單瓶組安裝示意圖

防護區(qū)雙瓶組安裝示意圖
系統(tǒng)具有自動和手動啟動兩種方式。
自動啟動方式:
氣體滅火報警控制系統(tǒng)一般配有兩種不同類型的火災探測器。控制主機上有“自動”和“手動”轉換功能(也可在防護區(qū)外單獨設置轉換開關),當將其置于“自動”位置時,滅火裝置處于自動狀態(tài)。
當只有一種探測器發(fā)出火災信號時,控制主機啟動警鈴或聲光報警器,通知火災發(fā)生,但并不啟動滅火裝置。
當兩種探測器發(fā)出火災信號時,控制主機啟動警鈴和聲光報警器,聯(lián)動關閉防護區(qū)開口,進入滅火啟動延時,達到設定的延時時間后,自動啟動滅火裝置。
如在噴放延時過程中發(fā)現(xiàn)不需要啟動滅火裝置,可按下防護區(qū)外或控制器上的“緊急停止”按鈕,終止滅火指令。
手動啟動方式
當轉換開關置于“手動”位置時,滅火裝置處于手動狀態(tài)。
在該狀態(tài)下,探測器發(fā)出火災信號,控制主機啟動警鈴和聲光報警器,通知火災發(fā)生,但并不啟動滅火裝置。此時按下防護區(qū)外或控制器上的“手動啟動”或“緊急啟動”按鈕,可以啟動滅火裝置。
注意:無論控制主機處于自動或手動狀態(tài),按下“緊急啟動”和“手動啟動”按鈕,都可啟動滅火裝置。
柜式滅火裝置不用設置專用的儲瓶間,整個柜體設置在防護區(qū)內,適用于計算機房、檔案館、貴重物品庫、通訊機房等空間較小的防護區(qū),幾臺柜式裝置聯(lián)用也可以保護較大的防護區(qū)。當建筑物內無法設置專用的儲瓶間,或雖然有儲存間,但輸送距離較遠,不能滿足工程設計要求,或防護區(qū)內不便安裝系統(tǒng)管網(wǎng)時,可使用本裝置。
2、設計方案
省監(jiān)獄管理局機房面積52平方米,房間高度3.6米。根據(jù)GB50370-2005《氣體滅火系統(tǒng)設計規(guī)范》設計濃度為8%。
藥劑用量計算公式:
計算公式:
其中:
W —— 滅火設計用量或惰化設計用量(kg)
K —— 海拔高度修正系數(shù)
V —— 防護區(qū)的凈容積(m³)
S —— 滅火劑過熱蒸汽在101KPa大氣壓和防護區(qū)低環(huán)境溫度下的比容(m³/kg),按公式計算:S=0.1269+0.000513·T,T為防護區(qū)內低環(huán)境溫度(℃)
C1 —— 滅火設計濃度或惰化設計濃度(%),按表A中的規(guī)定取值
泄壓面積計算公式:
計算公式:
其中:
—— 泄壓口面積(m²)
—— 滅火劑在防護區(qū)的平均噴放速率(Kg/s)
根據(jù)計算結果如下:
根據(jù)計算,選擇2套GQQ90-PL裝置,每套裝置充裝藥劑60公斤。
3、氣體滅火自動報警及聯(lián)動控制系統(tǒng)施工方案
3.1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(tǒng)的安裝
3.1.1 管線敷設
(1)火災自動報警系統(tǒng)的布線,應符合現(xiàn)行標準《電氣裝置工程施工及驗收規(guī)范》的規(guī)定。
(2)核實導線的種類,電壓等級等參數(shù)必須滿足設計要求。
(3)在管內或線槽內的穿線,應在建筑抹灰及地工程結束后進行。在穿線前,應將管內或線槽內的積水及雜物消除干凈。
(4)不同系統(tǒng)、不同電壓等級、不同電流類別的線路,不應穿在同一管內或線槽的同一槽孔內。
(5)導線在管內或線槽內,不應有接頭或扭結。導線的接頭,應在接線盒內焊接或用端子連接。
(6)敷設在多塵或潮濕場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連接處,均應作密封處理。
(7)管路超過下列長度時,應在便于接線處裝設接線盒:
無彎曲時,管子長度每超過45m; 一個彎曲,管子長度每超過30m; 有2個彎曲,管子長度每超過20m; 有3個彎曲,管子長度每超過12m。
(8)管子入盒時,盒外側應套鎖母,內側應裝護口。在吊頂內敷設時,盒的內外側均套鎖母。
(9)在吊頂內敷設各類管路和線槽時,宜采用單獨的卡具吊裝或支撐物固定。
(10)線槽的直線段應每隔1.0~1.5 m設置吊點或支點,在下列部位也應設置吊點或支點:線槽接頭處,距接線盒0.2m處,線槽走向改變或轉角口處。
(11)吊裝線槽的吊桿直徑,不應小于6mm。
(12)管線經(jīng)過建筑物的變形縫(包括沉降縫、伸縮縫、抗震縫等)處,應采取補償措施,導線跨越變形縫的兩側應固定,并留有適當余量。
(13)火災自動報警系統(tǒng)導線敷設后,應對每回路的導線用500V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,其對地絕緣電阻值不應小于20MΩ。
3.1.2 火災探測器的安裝
(1)點型火災探測器的安裝位置,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a.探測器至墻壁、梁邊的水平距離,不應小于0.5m。
b.探測器周圍0.5m內,不應有遮擋物.
c.探測器至空調逆風口邊的水平距離,不應小于1.5m,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的水平距離,不應小于0.5m。
d.在寬度小于3m的內走道頂棚上設置探測器時,宜居中布置。感溫探測器的安裝間距,不應超過15m。探測器距端墻的距離,不應大于探測器安裝間距的一半。
e.探測器宜水平安裝,當必須傾斜安裝時,傾斜角不應大于45°。
(2)線型火災探測器和可燃氣體探測器等有特殊安裝要求有探測器,應符合現(xiàn)行有關標準的規(guī)定。
(3)探測器的底座應固定牢靠,其導線連接必須可靠壓接或焊接。當采用焊接時,不得使用帶腐蝕性的助焊劑。
(4)探測器的“十”線應為紅色,“一”線應為藍色,其余線應根據(jù)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顏色區(qū)分。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導線顏色應一致。
(5)探測器底座的外接導線,應留有不小于15cm的余量,入端處應有明顯標志。
(6)探測器底座的穿線孔宜封堵,安裝完畢后的探測器底座應采取保護措施。
(7)探測器的確認燈,應面向便于人員觀察的主要入口方向。
(8)探測器應在即將調試時方可安裝,在安裝前應妥善保管,并應采取防塵、防潮、防腐蝕措施。
3.1.3緊急啟停按鈕的安裝
(1) 緊急啟停按鈕,應安裝在墻上距地面高度1.5m 處。
(2) 緊急啟停按鈕應安裝牢固,并不得傾斜,外接導線,應留有不小于10cm的余量,且在其端部應有明顯標志。
3.1.4 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安裝
(1)火災報警控制器(以下簡稱控制器)在墻上安裝時,其底邊距地(樓)面高度不應小于1.5m。
(2)控制器應安裝牢固,不得傾斜。安裝在輕質墻上時,應采取加固措施。
(3)引入控制器的電纜或導線,應符合下列要求:
a.配線應整齊,避免交叉,并應固定牢靠。
b.電纜芯線或所配導線的端部,均應標明編號,并與圖紙一致,字跡清晰難退色。
c.端子板的每個接線端,接線不得超過2根。
d.電纜芯和導線,應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。
e.導線應綁扎成束。
f.導線引入線穿線后,在進線管處應封堵。
(4)控制器的主電源引入線,應直接與消防電源連接,嚴禁使用電源插頭,主電源應有明顯標志。
(5)控制器的接地,應牢固,并有明顯標志。
3.1.5消防控制設備的安裝
(1)消防控制設備在安裝前,應進行功能檢查,不合格者,不得安裝。
(2)消防控制設備的外接導線,當采用金屬軟管作套管時,其長度不宜大于2m,且應采用管卡固定,其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0.5m。金屬軟管與消防控制設備的接線盒(箱),應采用鎖母固定,并應根據(jù)配管規(guī)定接地。
(3)消防控制設備外接導線的端部,應有明顯標志。
(4)消防控制柜內不同電壓等級,不同電流類別的端子,應分開,并有明顯標志。
3.1.6 聲光報警、放氣指示燈安裝
聲光報警器、放氣指示燈,防護區(qū)疏散出口的門楣上方,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,并應安裝牢固,不得傾斜。
3.2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(tǒng)的調試
3.2.1 一般規(guī)定
(1)火災自動報警系統(tǒng)的調試,應在建筑內部裝修和系統(tǒng)施工結束后進行。
(2)火災自動報警系統(tǒng)調試前應具備前面所列文件和調試必需的其它文件。
(3)調試負責人必須由有資格的專業(yè)技術人員擔任,所有參加調試人員應職責明確,并應按照調試程序工作。
(4)調試前應按設計要求查驗設備的規(guī)格、型號、數(shù)量、備器備件等,應按規(guī)范和設計的規(guī)定要求檢查系統(tǒng)的施工質量。檢查系統(tǒng)線路,對于錯線、開路、虛焊和短路等進行處理。
(5)火災自動報警系統(tǒng)調試,應先分別對探測器、區(qū)域報警控制器、集中報警控制器、火災報警裝置和消防控制設備等逐個進行單機通電檢查,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系統(tǒng)調試。
(6)火災自動報警系統(tǒng)通電后,應按標準《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》的有關要求對報警控制器進行下列功能檢查:
火災報警自檢功能;消音、復位功能;故障報警功能;火災優(yōu)先功能;報警記憶功能;電源自動轉換和備用電源的自動充電功能;備用電源的欠壓和過壓報警功能。
(7)檢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(tǒng)的主電源和備用電源,在備用電源連續(xù)充放電3次后,主電源和備用電源應能自動轉換。
(8)應采用專用的檢查儀器對探測器逐個進行試驗,其功能應準確無誤。
(9)應分別用主電源和備用電源供電,檢查火災報警系統(tǒng)各項控制和聯(lián)動功能。
(10)火災自動報警系統(tǒng)應在連續(xù)運行120h無故障后,按規(guī)范附錄填寫調試報告。
3.2.2 線路測試
(1)一般性檢查
首先從外部檢查。這項工作是用眼觀察各種配線情況,對照圖紙檢查配線關系,判斷接線是否正確。
(2)線路檢驗
線路校驗前,應將被校驗回路中的探測器、編碼底座、警報器、手動報警按鈕和報警控制器等的接線端子打開。
查校回路,可用萬用表或蜂鳴器等。
檢查完火災報警系統(tǒng)的線路后,再核對自動滅火聯(lián)動控制盤的二次線路。
在檢查系統(tǒng)線路中發(fā)現(xiàn)的錯線、開路、虛焊和短路等應進行故障拔除。
(3)絕緣電阻測試
火災報警傳輸線路和聯(lián)動控制線路進行上述檢查后,應對其紅外線電阻進行測試。
3.2.3調試記錄
(1)系統(tǒng)開通調試中發(fā)現(xiàn)的故障應及時排除,并作好記錄。
(2)系統(tǒng)開通后,應正常開機運行,并作相應的記錄。
(3)做好各項資料的填寫工作,字跡端正、清晰、無空格。
(4)由甲方、施工方進行用戶驗收,填好用戶驗收記錄。
(5)對用戶進行操作和使用的現(xiàn)場培訓。
(6)調試結束后交付甲方使用。
(7)作好回訪工作,每查訪二次,填好回訪的質量信息返回表。
4、柜式七氟丙烷滅火裝置施工方案
4.1本系統(tǒng)的安裝場所應符合下列要求:
(1) 環(huán)境溫度為0℃~50℃,且干燥、通風良好;
(2) 空氣中不得含有易爆、導電塵埃及腐蝕部件的有害物質,否則必須予以保護,裝置不得受到震動和沖擊;
(3) 整個柜體必須能安裝平穩(wěn),不允許傾斜;
(4) 防護區(qū)滅火時應保持封閉條件,除泄壓口以外的開口,以及用于該防護區(qū)的通風機和通風管道中的防火閥,在噴放七氟丙烷之前,應做到關閉;
(5) 當設有外開彈性閉門器或彈簧門時,如果其開口面積不小于泄壓口計算面積,不須另設泄壓口。
(6) 安裝在防護區(qū)里的位置應選擇能避免接近熱源和太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,并靠近墻體安裝。噴嘴的噴射方向應朝防護區(qū)。
4.2 柜式七氟丙烷裝置安裝
4.2.1將柜體放置在防護區(qū)氣體滅火設計圖紙所標識位置,建議盡量使柜體背部安裝在防護區(qū)靠墻或靠柱位置,單臺時應將噴嘴位基本對準重點保護設備,多臺時應均勻分布,并保證柜體平穩(wěn)無晃動和傾斜。
4.2.2將滅火劑儲瓶搬進柜子中央,正面(噴字面)向外,并用儲瓶抱箍和七字鉤固定在柜體上,注意不要壓壞柜體。若是雙瓶組,將主動儲瓶用儲瓶抱箍固定在柜內右邊,然后在左邊固定好從動儲瓶。
4.2.3將噴嘴安裝在柜體上部噴嘴孔,噴射方向朝柜外,內部用緊固螺母固定在柜體上。
4.2.4高壓軟管帶彎頭側接頭連接在容器閥滅火劑出口螺紋上,扳手擰緊。另一側連接在噴嘴末端螺紋上,扳手擰緊。
4.2.5壓力信號器調試好后安裝在高壓軟管相應接口上,扳手擰緊。
4.2.6壓力表安裝在容器閥壓力表接口上,扳手擰緊。
4.2.7將電磁驅動器安裝在儲瓶容器閥上(應在確保調試完畢后安裝)。若是雙瓶組,將電磁驅動器安裝在主動儲瓶容器閥上,氣動驅動器安裝在從動儲瓶容器閥上。
4.2.8安裝雙瓶組啟動管路。若兩瓶組距離有偏差會導致該部件安裝不上,此時需微調兩瓶組的位置。(單瓶組無此操作)
4.2.9將壓力信號器及電磁驅動器的線路從柜體后預留穿線孔穿出,并與報警滅火控制器接通。注意使用防護套管,以免損壞線路。
4.2.10檢查各個安裝連接部位,必須保證固定牢靠,管路連接密封良好,線路連接無誤。至此,整套七氟丙烷滅火裝置安裝完畢。
4.3 系統(tǒng)調試
4.3.1電磁驅動器啟動試驗:拔出電磁驅動器保險銷,接通電源(DC24V),試驗電磁鐵聯(lián)動閘刀是否動作。若正常,拆除電源,閘刀及電磁驅動器保險銷應復位。
切記:調試電磁驅動器應離開瓶頭閥單獨進行。
4.3.2儲存壓力檢查:逆時針旋開壓力表后面螺母(45°~ 90°)至壓力表顯示(測壓通道打開),指針在綠區(qū)為正常。檢測完畢后,旋緊螺母(關閉測壓通道)。
4.3.3反饋信號模擬:短接壓力信號器的兩條引線模擬噴放反饋信號。
4.3.4火災自動報警滅火控制器調試:分別進行自動、手動、緊急啟動/停止。動作、聲光報警和信號等應符合GB50263-2007《氣體滅火系統(tǒng)施工及驗收規(guī)范》要求。
4.3.5調試合格后,將電磁驅動器小心的安裝在滅火劑容器閥上,壓力信號器安裝在高壓軟管相應接口上,與信號反饋線連接。
4.3.6待消防部門驗收合格、使用單位人員培訓到位后,才可接通電磁驅動器的啟動線路,拔掉電磁驅動器保險銷,系統(tǒng)開始正式運行。
4.4注意事項
4.4.1 滅火劑瓶在運輸過程中,應輕裝輕卸,防止碰撞、倒置,整個裝置應避免接近熱.源,避免太陽光直接照射。
4.4.2拆裝過程中應避免碰傷表面而影響外觀,無關人員不得亂動本裝置,以免發(fā)生意外。
4.4.3柜式系統(tǒng)噴射滅火劑前,所有人員必須在延時期內撤離火情現(xiàn)場,滅火完畢后,必須首先啟動風機,將廢氣排出后,工作人員方可進入現(xiàn)場。
4.4.5更換新的膜片必須由我公司供應,不得隨意用未經(jīng)試驗的膜片代用。
(5) 在日常維護、保養(yǎng)或進行周期檢查時應嚴格按照操作程序,確保防止滅火劑誤噴。
4.5培訓
組織甲方消防值班人員進行上崗前的培訓工作,主要說明各個系統(tǒng)的設置位置、主要設備的工作原理、緊急情況的應對方案和主機柜的操作等常識.
4.6移交
驗收通過,培訓完畢,與甲方相關負責人進行工程的交接,主要竣工資料和工程設備的交接,請甲方簽署工程驗收交接單.
4.7系統(tǒng)維護保養(yǎng)
a. 對防護分區(qū)環(huán)境的維護保養(yǎng):
* 檢查保護區(qū)必要的出入通道應通暢無阻;各種報警信號和安全標志應清潔、齊全并醒目易見;采光照明和事故照明應完好。
*檢查煙感、溫感探測器外表面應清潔、無灰塵和環(huán)境污染(例如輕質粉塵、漆等),以 保證其靈敏度;檢查噴嘴孔口應無堵塞。
b.對滅火劑貯存容器的維護保養(yǎng):
每年對滅火劑貯存容器進行稱重或檢查貯存壓力,若低于允許值極限位置以下,必須予以重新灌裝或替代。
c. 對滅火控制盤的維護保養(yǎng):
* 電源、指示燈的可靠程度檢查;
* 滅火控制盤的啟動試驗的工作情況是否正常。
d. 對系統(tǒng)的維護保養(yǎng):
* 檢查電磁閥與控制閥的連接導線是否完好,端子有否松動或脫落。
* 從鋼瓶上卸下電磁閥,檢查其動作是否靈活。
* 卸下報警及控制系統(tǒng)與執(zhí)行機構的連接裝置,用模擬試驗方法,檢查自動控制、報警及延時功能的靈敏度和動作可靠性。
* 檢查噴嘴與管道的連接有無松動、脫落
* 檢查所有鋼瓶外表有無腐蝕和鍍層脫落現(xiàn)象。
* 卸下壓力開關檢查其動作是否準確靈活。
無管網(wǎng)自動滅火裝置是氣體滅火技術應用之一,具有輕便、可移動、安裝靈活的特點,外表美觀,不破壞防護區(qū)內的整潔,火災時能自動啟動噴放滅火劑的滅火裝置。噴射時間短,滅火速度快。啟動方式為自動控制、手動電氣控制二種。自動控制、手動電氣控制可進行切換。一般情況下應使用手動控制,在保護區(qū)無人的情況下可以轉換為自動控制。當自動控制和手動電氣控制不能執(zhí)行時,應采用機械應急手動控制。

防護區(qū)單瓶組安裝示意圖

防護區(qū)雙瓶組安裝示意圖
系統(tǒng)具有自動和手動啟動兩種方式。
自動啟動方式:
氣體滅火報警控制系統(tǒng)一般配有兩種不同類型的火災探測器。控制主機上有“自動”和“手動”轉換功能(也可在防護區(qū)外單獨設置轉換開關),當將其置于“自動”位置時,滅火裝置處于自動狀態(tài)。
當只有一種探測器發(fā)出火災信號時,控制主機啟動警鈴或聲光報警器,通知火災發(fā)生,但并不啟動滅火裝置。
當兩種探測器發(fā)出火災信號時,控制主機啟動警鈴和聲光報警器,聯(lián)動關閉防護區(qū)開口,進入滅火啟動延時,達到設定的延時時間后,自動啟動滅火裝置。
如在噴放延時過程中發(fā)現(xiàn)不需要啟動滅火裝置,可按下防護區(qū)外或控制器上的“緊急停止”按鈕,終止滅火指令。
手動啟動方式
當轉換開關置于“手動”位置時,滅火裝置處于手動狀態(tài)。
在該狀態(tài)下,探測器發(fā)出火災信號,控制主機啟動警鈴和聲光報警器,通知火災發(fā)生,但并不啟動滅火裝置。此時按下防護區(qū)外或控制器上的“手動啟動”或“緊急啟動”按鈕,可以啟動滅火裝置。
注意:無論控制主機處于自動或手動狀態(tài),按下“緊急啟動”和“手動啟動”按鈕,都可啟動滅火裝置。
柜式滅火裝置不用設置專用的儲瓶間,整個柜體設置在防護區(qū)內,適用于計算機房、檔案館、貴重物品庫、通訊機房等空間較小的防護區(qū),幾臺柜式裝置聯(lián)用也可以保護較大的防護區(qū)。當建筑物內無法設置專用的儲瓶間,或雖然有儲存間,但輸送距離較遠,不能滿足工程設計要求,或防護區(qū)內不便安裝系統(tǒng)管網(wǎng)時,可使用本裝置。
2、設計方案
省監(jiān)獄管理局機房面積52平方米,房間高度3.6米。根據(jù)GB50370-2005《氣體滅火系統(tǒng)設計規(guī)范》設計濃度為8%。
藥劑用量計算公式:
計算公式:

其中:
W —— 滅火設計用量或惰化設計用量(kg)
K —— 海拔高度修正系數(shù)
V —— 防護區(qū)的凈容積(m³)
S —— 滅火劑過熱蒸汽在101KPa大氣壓和防護區(qū)低環(huán)境溫度下的比容(m³/kg),按公式計算:S=0.1269+0.000513·T,T為防護區(qū)內低環(huán)境溫度(℃)
C1 —— 滅火設計濃度或惰化設計濃度(%),按表A中的規(guī)定取值
泄壓面積計算公式:
計算公式:

其中:


根據(jù)計算結果如下:
防護區(qū)名稱 | 面積 S(㎡) |
高度 H(m) |
容積 V(m³) |
設計 濃度 |
設計用 量(Kg) |
泄壓口面 積(㎡) |
實際用量(Kg) | 儲存容器 容積(L) |
系統(tǒng)儲存瓶數(shù)量 |
機房 | 52 | 3.6 | 187.2 | 8% | 119 | 0.07 | 120 | 90 | 2 |
3、氣體滅火自動報警及聯(lián)動控制系統(tǒng)施工方案
3.1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(tǒng)的安裝
3.1.1 管線敷設
(1)火災自動報警系統(tǒng)的布線,應符合現(xiàn)行標準《電氣裝置工程施工及驗收規(guī)范》的規(guī)定。
(2)核實導線的種類,電壓等級等參數(shù)必須滿足設計要求。
(3)在管內或線槽內的穿線,應在建筑抹灰及地工程結束后進行。在穿線前,應將管內或線槽內的積水及雜物消除干凈。
(4)不同系統(tǒng)、不同電壓等級、不同電流類別的線路,不應穿在同一管內或線槽的同一槽孔內。
(5)導線在管內或線槽內,不應有接頭或扭結。導線的接頭,應在接線盒內焊接或用端子連接。
(6)敷設在多塵或潮濕場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連接處,均應作密封處理。
(7)管路超過下列長度時,應在便于接線處裝設接線盒:
無彎曲時,管子長度每超過45m; 一個彎曲,管子長度每超過30m; 有2個彎曲,管子長度每超過20m; 有3個彎曲,管子長度每超過12m。
(8)管子入盒時,盒外側應套鎖母,內側應裝護口。在吊頂內敷設時,盒的內外側均套鎖母。
(9)在吊頂內敷設各類管路和線槽時,宜采用單獨的卡具吊裝或支撐物固定。
(10)線槽的直線段應每隔1.0~1.5 m設置吊點或支點,在下列部位也應設置吊點或支點:線槽接頭處,距接線盒0.2m處,線槽走向改變或轉角口處。
(11)吊裝線槽的吊桿直徑,不應小于6mm。
(12)管線經(jīng)過建筑物的變形縫(包括沉降縫、伸縮縫、抗震縫等)處,應采取補償措施,導線跨越變形縫的兩側應固定,并留有適當余量。
(13)火災自動報警系統(tǒng)導線敷設后,應對每回路的導線用500V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,其對地絕緣電阻值不應小于20MΩ。
3.1.2 火災探測器的安裝
(1)點型火災探測器的安裝位置,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
a.探測器至墻壁、梁邊的水平距離,不應小于0.5m。
b.探測器周圍0.5m內,不應有遮擋物.
c.探測器至空調逆風口邊的水平距離,不應小于1.5m,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的水平距離,不應小于0.5m。
d.在寬度小于3m的內走道頂棚上設置探測器時,宜居中布置。感溫探測器的安裝間距,不應超過15m。探測器距端墻的距離,不應大于探測器安裝間距的一半。
e.探測器宜水平安裝,當必須傾斜安裝時,傾斜角不應大于45°。
(2)線型火災探測器和可燃氣體探測器等有特殊安裝要求有探測器,應符合現(xiàn)行有關標準的規(guī)定。
(3)探測器的底座應固定牢靠,其導線連接必須可靠壓接或焊接。當采用焊接時,不得使用帶腐蝕性的助焊劑。
(4)探測器的“十”線應為紅色,“一”線應為藍色,其余線應根據(jù)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顏色區(qū)分。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導線顏色應一致。
(5)探測器底座的外接導線,應留有不小于15cm的余量,入端處應有明顯標志。
(6)探測器底座的穿線孔宜封堵,安裝完畢后的探測器底座應采取保護措施。
(7)探測器的確認燈,應面向便于人員觀察的主要入口方向。
(8)探測器應在即將調試時方可安裝,在安裝前應妥善保管,并應采取防塵、防潮、防腐蝕措施。
3.1.3緊急啟停按鈕的安裝
(1) 緊急啟停按鈕,應安裝在墻上距地面高度1.5m 處。
(2) 緊急啟停按鈕應安裝牢固,并不得傾斜,外接導線,應留有不小于10cm的余量,且在其端部應有明顯標志。
3.1.4 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安裝
(1)火災報警控制器(以下簡稱控制器)在墻上安裝時,其底邊距地(樓)面高度不應小于1.5m。
(2)控制器應安裝牢固,不得傾斜。安裝在輕質墻上時,應采取加固措施。
(3)引入控制器的電纜或導線,應符合下列要求:
a.配線應整齊,避免交叉,并應固定牢靠。
b.電纜芯線或所配導線的端部,均應標明編號,并與圖紙一致,字跡清晰難退色。
c.端子板的每個接線端,接線不得超過2根。
d.電纜芯和導線,應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。
e.導線應綁扎成束。
f.導線引入線穿線后,在進線管處應封堵。
(4)控制器的主電源引入線,應直接與消防電源連接,嚴禁使用電源插頭,主電源應有明顯標志。
(5)控制器的接地,應牢固,并有明顯標志。
3.1.5消防控制設備的安裝
(1)消防控制設備在安裝前,應進行功能檢查,不合格者,不得安裝。
(2)消防控制設備的外接導線,當采用金屬軟管作套管時,其長度不宜大于2m,且應采用管卡固定,其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0.5m。金屬軟管與消防控制設備的接線盒(箱),應采用鎖母固定,并應根據(jù)配管規(guī)定接地。
(3)消防控制設備外接導線的端部,應有明顯標志。
(4)消防控制柜內不同電壓等級,不同電流類別的端子,應分開,并有明顯標志。
3.1.6 聲光報警、放氣指示燈安裝
聲光報警器、放氣指示燈,防護區(qū)疏散出口的門楣上方,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,并應安裝牢固,不得傾斜。
3.2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(tǒng)的調試
3.2.1 一般規(guī)定
(1)火災自動報警系統(tǒng)的調試,應在建筑內部裝修和系統(tǒng)施工結束后進行。
(2)火災自動報警系統(tǒng)調試前應具備前面所列文件和調試必需的其它文件。
(3)調試負責人必須由有資格的專業(yè)技術人員擔任,所有參加調試人員應職責明確,并應按照調試程序工作。
(4)調試前應按設計要求查驗設備的規(guī)格、型號、數(shù)量、備器備件等,應按規(guī)范和設計的規(guī)定要求檢查系統(tǒng)的施工質量。檢查系統(tǒng)線路,對于錯線、開路、虛焊和短路等進行處理。
(5)火災自動報警系統(tǒng)調試,應先分別對探測器、區(qū)域報警控制器、集中報警控制器、火災報警裝置和消防控制設備等逐個進行單機通電檢查,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系統(tǒng)調試。
(6)火災自動報警系統(tǒng)通電后,應按標準《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》的有關要求對報警控制器進行下列功能檢查:
火災報警自檢功能;消音、復位功能;故障報警功能;火災優(yōu)先功能;報警記憶功能;電源自動轉換和備用電源的自動充電功能;備用電源的欠壓和過壓報警功能。
(7)檢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(tǒng)的主電源和備用電源,在備用電源連續(xù)充放電3次后,主電源和備用電源應能自動轉換。
(8)應采用專用的檢查儀器對探測器逐個進行試驗,其功能應準確無誤。
(9)應分別用主電源和備用電源供電,檢查火災報警系統(tǒng)各項控制和聯(lián)動功能。
(10)火災自動報警系統(tǒng)應在連續(xù)運行120h無故障后,按規(guī)范附錄填寫調試報告。
3.2.2 線路測試
(1)一般性檢查
首先從外部檢查。這項工作是用眼觀察各種配線情況,對照圖紙檢查配線關系,判斷接線是否正確。
(2)線路檢驗
線路校驗前,應將被校驗回路中的探測器、編碼底座、警報器、手動報警按鈕和報警控制器等的接線端子打開。
查校回路,可用萬用表或蜂鳴器等。
檢查完火災報警系統(tǒng)的線路后,再核對自動滅火聯(lián)動控制盤的二次線路。
在檢查系統(tǒng)線路中發(fā)現(xiàn)的錯線、開路、虛焊和短路等應進行故障拔除。
(3)絕緣電阻測試
火災報警傳輸線路和聯(lián)動控制線路進行上述檢查后,應對其紅外線電阻進行測試。
3.2.3調試記錄
(1)系統(tǒng)開通調試中發(fā)現(xiàn)的故障應及時排除,并作好記錄。
(2)系統(tǒng)開通后,應正常開機運行,并作相應的記錄。
(3)做好各項資料的填寫工作,字跡端正、清晰、無空格。
(4)由甲方、施工方進行用戶驗收,填好用戶驗收記錄。
(5)對用戶進行操作和使用的現(xiàn)場培訓。
(6)調試結束后交付甲方使用。
(7)作好回訪工作,每查訪二次,填好回訪的質量信息返回表。
4、柜式七氟丙烷滅火裝置施工方案
4.1本系統(tǒng)的安裝場所應符合下列要求:
(1) 環(huán)境溫度為0℃~50℃,且干燥、通風良好;
(2) 空氣中不得含有易爆、導電塵埃及腐蝕部件的有害物質,否則必須予以保護,裝置不得受到震動和沖擊;
(3) 整個柜體必須能安裝平穩(wěn),不允許傾斜;
(4) 防護區(qū)滅火時應保持封閉條件,除泄壓口以外的開口,以及用于該防護區(qū)的通風機和通風管道中的防火閥,在噴放七氟丙烷之前,應做到關閉;
(5) 當設有外開彈性閉門器或彈簧門時,如果其開口面積不小于泄壓口計算面積,不須另設泄壓口。
(6) 安裝在防護區(qū)里的位置應選擇能避免接近熱源和太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,并靠近墻體安裝。噴嘴的噴射方向應朝防護區(qū)。
4.2 柜式七氟丙烷裝置安裝
4.2.1將柜體放置在防護區(qū)氣體滅火設計圖紙所標識位置,建議盡量使柜體背部安裝在防護區(qū)靠墻或靠柱位置,單臺時應將噴嘴位基本對準重點保護設備,多臺時應均勻分布,并保證柜體平穩(wěn)無晃動和傾斜。
4.2.2將滅火劑儲瓶搬進柜子中央,正面(噴字面)向外,并用儲瓶抱箍和七字鉤固定在柜體上,注意不要壓壞柜體。若是雙瓶組,將主動儲瓶用儲瓶抱箍固定在柜內右邊,然后在左邊固定好從動儲瓶。
4.2.3將噴嘴安裝在柜體上部噴嘴孔,噴射方向朝柜外,內部用緊固螺母固定在柜體上。
4.2.4高壓軟管帶彎頭側接頭連接在容器閥滅火劑出口螺紋上,扳手擰緊。另一側連接在噴嘴末端螺紋上,扳手擰緊。
4.2.5壓力信號器調試好后安裝在高壓軟管相應接口上,扳手擰緊。
4.2.6壓力表安裝在容器閥壓力表接口上,扳手擰緊。
4.2.7將電磁驅動器安裝在儲瓶容器閥上(應在確保調試完畢后安裝)。若是雙瓶組,將電磁驅動器安裝在主動儲瓶容器閥上,氣動驅動器安裝在從動儲瓶容器閥上。
4.2.8安裝雙瓶組啟動管路。若兩瓶組距離有偏差會導致該部件安裝不上,此時需微調兩瓶組的位置。(單瓶組無此操作)
4.2.9將壓力信號器及電磁驅動器的線路從柜體后預留穿線孔穿出,并與報警滅火控制器接通。注意使用防護套管,以免損壞線路。
4.2.10檢查各個安裝連接部位,必須保證固定牢靠,管路連接密封良好,線路連接無誤。至此,整套七氟丙烷滅火裝置安裝完畢。
4.3 系統(tǒng)調試
4.3.1電磁驅動器啟動試驗:拔出電磁驅動器保險銷,接通電源(DC24V),試驗電磁鐵聯(lián)動閘刀是否動作。若正常,拆除電源,閘刀及電磁驅動器保險銷應復位。
切記:調試電磁驅動器應離開瓶頭閥單獨進行。
4.3.2儲存壓力檢查:逆時針旋開壓力表后面螺母(45°~ 90°)至壓力表顯示(測壓通道打開),指針在綠區(qū)為正常。檢測完畢后,旋緊螺母(關閉測壓通道)。
4.3.3反饋信號模擬:短接壓力信號器的兩條引線模擬噴放反饋信號。
4.3.4火災自動報警滅火控制器調試:分別進行自動、手動、緊急啟動/停止。動作、聲光報警和信號等應符合GB50263-2007《氣體滅火系統(tǒng)施工及驗收規(guī)范》要求。
4.3.5調試合格后,將電磁驅動器小心的安裝在滅火劑容器閥上,壓力信號器安裝在高壓軟管相應接口上,與信號反饋線連接。
4.3.6待消防部門驗收合格、使用單位人員培訓到位后,才可接通電磁驅動器的啟動線路,拔掉電磁驅動器保險銷,系統(tǒng)開始正式運行。
4.4注意事項
4.4.1 滅火劑瓶在運輸過程中,應輕裝輕卸,防止碰撞、倒置,整個裝置應避免接近熱.源,避免太陽光直接照射。
4.4.2拆裝過程中應避免碰傷表面而影響外觀,無關人員不得亂動本裝置,以免發(fā)生意外。
4.4.3柜式系統(tǒng)噴射滅火劑前,所有人員必須在延時期內撤離火情現(xiàn)場,滅火完畢后,必須首先啟動風機,將廢氣排出后,工作人員方可進入現(xiàn)場。
4.4.5更換新的膜片必須由我公司供應,不得隨意用未經(jīng)試驗的膜片代用。
(5) 在日常維護、保養(yǎng)或進行周期檢查時應嚴格按照操作程序,確保防止滅火劑誤噴。
4.5培訓
組織甲方消防值班人員進行上崗前的培訓工作,主要說明各個系統(tǒng)的設置位置、主要設備的工作原理、緊急情況的應對方案和主機柜的操作等常識.
4.6移交
驗收通過,培訓完畢,與甲方相關負責人進行工程的交接,主要竣工資料和工程設備的交接,請甲方簽署工程驗收交接單.
4.7系統(tǒng)維護保養(yǎng)
a. 對防護分區(qū)環(huán)境的維護保養(yǎng):
* 檢查保護區(qū)必要的出入通道應通暢無阻;各種報警信號和安全標志應清潔、齊全并醒目易見;采光照明和事故照明應完好。
*檢查煙感、溫感探測器外表面應清潔、無灰塵和環(huán)境污染(例如輕質粉塵、漆等),以 保證其靈敏度;檢查噴嘴孔口應無堵塞。
b.對滅火劑貯存容器的維護保養(yǎng):
每年對滅火劑貯存容器進行稱重或檢查貯存壓力,若低于允許值極限位置以下,必須予以重新灌裝或替代。
c. 對滅火控制盤的維護保養(yǎng):
* 電源、指示燈的可靠程度檢查;
* 滅火控制盤的啟動試驗的工作情況是否正常。
d. 對系統(tǒng)的維護保養(yǎng):
* 檢查電磁閥與控制閥的連接導線是否完好,端子有否松動或脫落。
* 從鋼瓶上卸下電磁閥,檢查其動作是否靈活。
* 卸下報警及控制系統(tǒng)與執(zhí)行機構的連接裝置,用模擬試驗方法,檢查自動控制、報警及延時功能的靈敏度和動作可靠性。
* 檢查噴嘴與管道的連接有無松動、脫落
* 檢查所有鋼瓶外表有無腐蝕和鍍層脫落現(xiàn)象。
* 卸下壓力開關檢查其動作是否準確靈活。